位置
创作时间
年份未详
作者简介
岑参(715-770),荆州江陵人,唐代边塞诗人。岑参早年遍览史籍。天宝三年进士及第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历任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封常清幕府判官。官至嘉州刺史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岑参长于七言歌行,《全唐诗》编诗四卷,今有《岑嘉州集》七卷行世。
写作背景
在长安,孟孺卿科举落第,归济阳,有诗送行。
作品鉴赏
此作年份未能详考,创作缘由大致是作者友人孟孺卿科举落第,归济阳,作者有诗送行。在送别诗作中,面对出于不同原因不得不离开长安的友人,作者在创作作品时所包含的内容也有不同。例如在为应制成功的王伯伦创作的作品中,作者写“当年最称意,数子不如君。战胜时偏许,名高人共闻。”全是听闻王伯伦应制消息之后的欣喜之情,全为赞语。但是面对刚好落第不得不离开长安的友人,岑参在作品中不仅有勉励语,还有为友人打抱不平的对现实社会进行抨击的发泄语。试看此篇。作品前三联言友人应举失败,落第而归。不仅如此,作者还将友人因科举失败而落的家道贫穷的结局写入作品中。前三联的写作是为了作者在最后一联为友人打抱不平将行铺垫。最后一联作者言“济上独遗贤”,是为友人未能高中而感到愤愤不平。而前一句“圣朝徒侧席”,则加入了作者根据友人未能高中一事而对朝廷选官制度的不满,可以算得上是对社会制度的抨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