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荥阳

生长在荥阳,少小辞乡曲。迢迢四十载,复向荥阳宿。去时十一二,今年五十六。追思儿戏时,宛然犹在目。旧居失处所,故里无宗族。岂唯变市朝,兼亦迁陵谷。独有溱洧水,无情依旧绿。
位置
创作时间
829年
作者简介
白居易(772-846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。河南新郑人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交好,二人有唱和诗歌传世,世称“元白”。乐天前期诗歌以讽谏为主,有《新乐府》传世;后期专攻通俗诗歌创作。语言平易通俗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。
写作背景
此诗当作于唐文宗太和三年(公元829年)春,白居易因病改授太子宾客分司,回洛阳履道里,自此不复出。
作品鉴赏
此诗当作于唐文宗太和三年(公元829年)春,白居易因病改授太子宾客分司,回洛阳履道里,自此不复出。白居易生于新郑,迁居下郢。这里的荥阳,是唐时的荥阳郡,新郑当时隶属荥阳管辖。此诗当为白居易的生平提供了清晰的线索。诗人于十一二岁时,举家迁往南方。年过半百之后,才有机会重新踏上故土。他的内心深处,自然生出了和贺知章一样的情思。贺在《回乡偶书》之二中写到了湖水:“离别家乡岁月多,近来人事半消磨。惟有门前镜湖水,春风不改旧时波。”白居易受其影响,“独有溱洧水,无情依旧绿”,自然如出一辙。